第二句“潼关何事待躬诏”,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困惑和迷惘。潼关位于陕西省和河南省交界处,是对抗北方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关口。第三句“十年突骑无人识”,通过写主人公十年来的奋斗,说明他在边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突骑是指边境驰骋的马背战士,作者通过“无人识”表现了主人公在战场上默默奉献的形象。百战沙场意味着主人公多次参战,并且用“忆报”来表达他对战斗胜利或失败的记忆和思念。
《潼关》是唐代杜牧的一首名篇,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色,以及经历战事的感受。下面是《潼关》的翻译与赏析:
原文:
金戈铁马寒如雪,潼关何事待躬诏。
十年突骑无人识,百战沙场空忆报。
译文:
The golden sabers and iron horses chill like snow,
For what reason does Tungkuan await my imperial orders?
I, a cavalry officer for ten years, unrecognized by anyone,
Recall in vain the many battles fought on the sandy fields.
赏析:
这首诗被誉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以潼关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主人公的感受来表达对边塞战争的思考与追问。
第一句“金戈铁马寒如雪”,通过形容词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潼关的寒冷和战争的残酷。金戈铁马象征战争,寒如雪用以形容天气寒冷和战争的残酷程度。
第二句“潼关何事待躬诏”,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困惑和迷惘。潼关位于陕西省和河南省交界处,是对抗北方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关口。作者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得到皇帝的任命和任务,使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无奈和迷茫。
第三句“十年突骑无人识”,通过写主人公十年来的奋斗,说明他在边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突骑是指边境驰骋的马背战士,作者通过“无人识”表现了主人公在战场上默默奉献的形象。
最后一句“百战沙场空忆报”,表达了主人公对多次战斗的追忆和感慨。百战沙场意味着主人公多次参战,并且用“忆报”来表达他对战斗胜利或失败的记忆和思念。
这首诗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军士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