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毕业论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是什么,最好带有图片说明)

时间:2024-03-1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毕业论文 文档下载

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是什么,最好带有图片说明

文本规范
  1.论文写作及排版要求
  论文(设计)文本应依次包括封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论文(设计)统一使用Word软件进行排版,用A4(210×297㎜)复印纸,原则上单面打印。上下左右边距均为25㎜,页眉、页脚均为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用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页码设在下边线下居中,用小五号宋体。目录、摘要、关键词等非正文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1.1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全部正文的章节标题(视论文需要,编写到2~3级)、参考文献等内容及对应页码。
  1.2 题目
  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不使用标点。
  1.3 摘要与关键词
  1.3.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能扼要说明论文目的、主要方法、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不是章节的缩写。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1.3.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在摘要中出现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1.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要求:原则上不少于6000个字。论文内容应注意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用性的特点。
  1.4.1 前言
  前言应说明论文的选题根据、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前言只是文章的开头,可省略章节号。
  1.4.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
  1.4.2.1 章节及其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1.4.2.2 论文层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1-1和表1-2。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空两格。

  表1-1 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1□××××× 顶格,四号黑体
  条 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款 1.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项 1.1.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五级 1.1.1.1.1□××××××××× 顶格,小四号黑体
  1.4.3 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应用性或实践性,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是近期发表、出版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等,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引用时应在文中相应处加上角标“[序号]”。
  参考文献的排列应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含3人)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缩写,并省略缩写点,空一个字符。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说明引用。
  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表示,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
  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则如下:
  著作图书类——[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序号]□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序号]□作者.文章名[C].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D].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起~止页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别)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引用日期

  2.论文格式参考范例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号、宋体、居中)
  (空一行)
  毕 业 论 文(设 计)(一号、宋体、居中))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上面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均用四号、宋体、加粗)

  年 月 日(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另起一页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空一行)
  □□前言(小四号宋体,以下所有文字均用小四号宋体)
  …………………………………………………………………………(相应的页码)
  1□×××××
  …………………………………………………………………………(相应的页码)
  1.1□×××××
  …………………………………………………………………………(相应的页码)
  1.2□×××××
  …………………………………………………………………………(相应的页码)
  1.2.1□×××××
  …………………………………………………………………………(相应的页码)
  2□×××××
  …………………………………………………………………………(相应的页码)
  2.1□×××××
  …………………………………………………………………………(相应的页码)
  2.2□×××××
  …………………………………………………………………………(相应的页码)
  2.2.1□×××××
  …………………………………………………………………………(相应的页码)
  3□×××××
  …………………………………………………………………………(相应的页码)
  3.1□×××××
  …………………………………………………………………………(相应的页码)
  3.2□×××××
  …………………………………………………………………………(相应的页码)
  3.2.1□×××××
  …………………………………………………………………………(相应的页码)

  参考文献
  …………………………………………………………………………(相应的页码)
  (另起一页)
  ×××××××××××××(中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专业班级 姓名(5号黑体)
  (空一行)
  摘□要(四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五号宋体,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五号宋体)

  (另起一页)
  前言(用四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下同)
  1□××××××(正文1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不加粗,段前后均留0.5行距)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1.1□××××××(正文2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
  □□×××××××××(小四号宋体)
  1.1.1□××××(正文3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
  □□×××××××××××××××××××××××××(小四号宋体)
  结论(用四号黑体)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空一行)
  [1]□××××××××××××(五号宋体)
  [2]□×××××××××××××××××××××××××××××××××××××××××××××××(凡参考文献著录文字转行时,应与上行作者名首字对齐)
  [3]□××××××××××××××××××××××

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接上面。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