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技术性书籍如何做读书笔记和总结?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讲故事 带着问题去阅读:
1、名词辞典:初期最大的问题,对要把一些专业名词搞清楚,理解每个词是什么意识,不是书中的归纳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对这个词的理解写下来,尽量通俗一点,随着你理解的加深,不断的修改。一些专业词汇的理解程度往往决定你阅读时的效果。
2、主题阅读:在这个时候,不要只读一本书,最好进行主题阅读,准备20、30本书籍,一起阅读。有些书可能很烂,但有时能把一个的概念讲解的不错。一本看不懂就换一本,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观点会在不同的书籍中反复出现和阐述。
3、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先大概划分出一个整体的框架,专业书可以按章做,先把每一章的重点总结出来。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欢迎关注人人网大学生民间互助共享平台「如果你不想虚度大学这四年」有时会单独把心得和想法做成单独的思维导图,把这些想法从新汇总、提练之后会非常有价值。做思维导图时,如果书非常好,也有充分的时间会进行4、5遍的调整。第一遍开始把书中所有的要点都做出来。 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对做出的思维导图要点做成整合和调整。 第三遍开始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这个导图按照5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五遍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个人行业的知识树,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个知识树通过阅读、实践和自己的反思积累而完成。
如何写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二、读书笔记的种类
1、符号式笔记
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例如直线、曲线、括弧、三角、问号……等等)勾划出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这种笔记,就是符号式笔记。
符号式笔记使读过的书上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一目了然,这就为提纲笔记、摘录笔记等其它形式的笔记作好了准备。
批语可以是对书中一段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体会,或者是对书中某一个问题没有看懂所表示的疑问等。
做符号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图书馆的或借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
(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优美的词汇,用“ ”表示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问题等,以后看书,就都要按自己的这个规定去使用这些符号。
(3)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4)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以读高尔基的《海燕》为例:
海 燕
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2、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你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
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抄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3、剪贴式笔记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把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进去。
(2)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4、感想式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如何写感想式笔记,我们将在五六年级时候专门学习。
〔寄语〕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习惯去创新。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文
下面举一个关于说明寓言的摘录笔记的例子: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向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有一位同学读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这样写的: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詹天佑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詹天佑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和工人同吃同住,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克服种种困难,使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常常害怕困难,抄袭同学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惭愧呀!我决心以詹天佑为榜样,长大了也为祖国争光。
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既要表达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要叙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其结果,文章内容显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决心书”。
由此可见,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六、提要式笔记
即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这种笔记写法,常常在谈长篇、中篇的各种书籍时使用,可记在卡片、活页纸或笔记本上。这种笔记要求首先要把原文读通、读懂,抓住重点,然后再把基本内容概括出来,力求文字简明扼要,目的是使自己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回忆起书的基本内容。如是故事或小说等记人叙事的文体,就应该抓住它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用很简洁的文字予以概括;如是论说文体,可按论证的结构将论点、论据记下来,主要观点力求不遗漏,对阐述、论证部分可以从略。刚开始学写整一本书的提要,可以参考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做提纲笔记,先练习编写文章的段落提纲,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时间一久便熟能生巧了。这对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例一: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提要: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作的长篇小说。根据唐代名僧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剧本、杂剧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全书一百回。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交待取经缘起;第十三回以后,转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降妖伏魔,化险为夷,安达西天。小说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人公,将社会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为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曲折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捣乱封建秩序,不畏强暴,战胜困难,同一切灾害和邪恶作坚决斗争的精神。
例二: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提要:
小说主要描写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北京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斗争事迹。林道静是书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要求进步、向往革命又比较脆弱、耽于幻想的青年,但在如火如荼的斗争中,在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优秀共产党员的教育、帮助下,经过痛苦的思想改造,终于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全书围绕着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青年群像。如追求光明的许宁,文静幼稚的王晓燕,自私庸俗的余永泽,醉生梦死的白丽萍,还有无耻的叛徒戴愉等,都颇有个性。小说通过这些人物,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进步青年学生的苦闷、彷徨、斗争、欢乐,也鞭挞了少数渣滓的卑鄙、无耻、可恶,再现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作用。
七、读书心得
读书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经过认真的思索,参考有关的资料,联系社会实际或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的实际,总会有一些见解、体会和心得,把这些体会或心得写下来,形成完整独立的一篇文章,就是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与批判。总之,读书心得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与上面介绍的各种形式相比,这是读书笔记中要求更高的一种笔记形式。
写好读书心得,是理解原文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写好读书心得,需要了解其写作规律,注意其写作方法。
1.要认真阅读原文
读书心得顾名思义就是要先读后得,要有感而发。而“读”是“得”的前提,读者之“得”则要建立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
2.要介绍读物的概况
读书心得是读后之得,因何而“得”应讲清楚。这就要求在文章的开头首先介绍“读”的内容,就是概述读物的内容要点,或者主要的中心思想,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然后,再引出自己根据以上内容的感想。这可以说是写读书心得较为固定的格式。
3.必须观点鲜明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意。读书心得和原作之间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必须紧密相连;从观点上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你赞成某个作品的观点,可以在读书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称颂;如果不赞成它,则可以批评、论争、斥责、反对。无论褒或贬,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立场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处理原作和感想的关系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观点不同时,不要把原作的意思扩大、缩小或断章取义,随便歪曲;另一个是观点相同时,不要以原作代替感想,把读书心得变成原文内容的复述。
4.要重点突出
读书心得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着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5.要有真情实感
俗话说,情真才词切。一篇好的读书心得,不但可以使读者看到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情况,还可以使读者跟着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去寻味原作的感情所在。矫揉造作,言不由衷,甚至无病呻吟,非但不能讨好,还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6.必须联系实际
读书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读”而发,但是,如何“发”,就不能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或社会实际、现实实际。这一点是读书心得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读书心得既不像某些文艺作品那样,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像某些专著那样,可以专谈某些业务知识。联系实际,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一样;要注意分寸,不说大话,不说空话。联系实际,要努力发挥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丰富。
7.要以议论为主
读书心得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应采取议论为主的方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达中心思想。“叙”,就是引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教育最大的那个章节、那一段或一句话、那一个人物。“议”,就是在“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是“叙”的深化。必须强调的是,读书心得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间或援引原文,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它只是服务于写体会,不能为引用而引用。援引原文有这么几种情况:或者因为感想由它而来;或者感情需要借它而发;或者作为述的对象;或者作为议论的根据。总之,如果不是出于表达上的实际需要,就不要过多地援引原文。“议”为主,“叙”为宾,“叙”是为“议”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也常常辅到抒情,采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常写读书心得,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和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
例文:
读《卖油翁》有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他因此而感到自豪。一个卖油的老人看了,只是略表赞许地说:“无它,唯手熟尔。”他把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住葫芦口,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葫芦灌满了,钱孔却没有沾上一滴油。他自谦地说:“我亦无它,唯手熟尔。”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只要经过刻苦练习,达到精熟,任何本领都是可以掌握的。
我们常常看到,老农能预测风雨,善于治理田地;工人能操纵机器,加工出精密的复杂的零件;演员能扮演各种角色,做出生动的表演;画家能运笔自如,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对此,人们总会发出种种赞叹,称他们是“天才”。岂不知这一切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他们勤学苦练,长期积累经验,达到熟练的结果。
我们有些同学常常羡慕那些学有专长,身怀绝技的人。自己也想试一试,今天学一会儿提琴,明天练一练画画,但是浅尝辄止,一磁到困难就放手不干了。叹息自己缺少音乐和画家的天赋,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其实这些同学的脑子并不笨,有的人玩起扑克牌来是常胜将军,但在数学竞赛中却是倒数第一名,说到底是后者不如前者那样练得多,没有达到“手熟”的缘故。
掌握一种技能,获得一种本领,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只要勤学苦练,就能达到精熟。我们青年人不应该自暴自弃,只要树立信心,勤奋起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实例>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实例>二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案):用“隽秀”形容“笔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来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态柔软而美好,“如斧削”一样笔直的山峰怎么能给人以柔软的感觉呢?可以把“婀娜”改为“挺拔”。 ——《语文短评·顾此失彼》
<实例>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余,说出几点希望 首先当然是希望大家(不限于知识分子,而是一切党员、团员,一切觉悟的青年和觉悟的劳动者)都应该向他们学习,特别是那些至今对知识分子还有某种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们,以及那些一味争名夺利,甚至对社会主义祖国至今还三心二意,羡慕资本主义“天堂”的人们,多读读他们的事迹。…… 其次,我想说,希望一切先进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至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
<实例>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题目。听了以后,不免会产生很多遐想。这是一位盲人吗?她叫什么名字?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去做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会浮于脑海。我无法回答你们,因为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 但是,在书中我看过的每一篇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时候的海伦(就是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女孩,6个月就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总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学的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失去了听力与视力,随之而然的又不能说话了。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个常人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乐趣。如果你是海伦,给你三天时间,你会去干什么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动力与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颗又阴又暗,又冷又湿的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还是早一点儿结束算了。 然而,海伦的做法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而且,正是这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竟然毕业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成就啊。但是,毕竟,这惊人的成就是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的。与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别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伦可以创造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全靠她有着一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自己那颗炽热的心,用自己那伟大的爱,去拥抱美好、充满生机的世界,以惊人的毅力与困难作战,终于,她战胜了生命的挑战,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有了信心与希望,走出了寂静与黑暗。最后,她又把那双慈爱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伦从又瞎又聋的女孩成了举世文明的作家,经历多少坎坷啊,可她从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去战胜它,跨过它。一个又瞎又聋的人能做到,更何况我们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没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学很自卑,说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天才,也没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决心学习,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就看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脚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只有奋斗,只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鲜亮光耀的色彩,我们的生活画卷才会闪光。
<实例>五 读《童年》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求读书心得 读书卡片
年少的我,读过一些席慕蓉的诗,那种浪漫情怀很能打动少男少女的心。 五百年的期盼为了你的一次回眸,我是你前世口袋里的一颗弹珠,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给了我多少遐想的空间,朦胧间知道了爱情苦涩而甜蜜的味道,还有那种淡淡的乡愁。只是年少的我,并不能体味那些情愫。 儿时, 谁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童年。一直以为自己多愁善感,在那里追忆逝去的岁月,原来,席慕容也曾经和我有类似的叹息,“那些在辽阔的人海里逐渐失去了音讯的朋友,在一些突然的似曾相识的时刻里,是不是也会想起她来?是不是也会回想起少年时和大家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 而在他们的心里似不是也会同样有一种恍惚的温馨呢?”也许,时间是流失的,但回忆却不曾被遗忘,永远不会在脑海中消除痕迹。 她的散文中,最多篇幅的是对于家乡的向往,她的那一望无际大草原的故乡。随着一页页的纸张,我跟着她怀着对家乡的憧憬和不安,踏上了那片绿色的海洋,看到了无数的牛羊和她的那些热情好客的蒙古亲人。看着她的激动泪水,不禁勾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意。正如海外的华人,即使经历了几代的移民,即使后代已不能清晰的说出汉语,但肤色和发色是不会改变的,骨子里那炎黄子孙的血液还是在血管中流淌着。她是蒙古族人,她已经不会说蒙语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乡愁在内心的滋长。 我,乡音未改,鬓毛未衰, 更加的对乡愁有着深刻的渴望,渴望着北半球的家乡。突然想到那首描写金陵的《长干曲》了,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童年的时侯,读者这些内涵深刻的文字,甚至于有些闻言古句也根本读不明白,长大后,在拿起席慕容的诗句和散文的时候,渐渐的有了一些小小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又是别样的感受,所以好的文章和诗句,在什么年龄去欣赏,都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旅途。怎样写读书心得
其实,读书心得并不难写,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感想。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读书心得”。当然,读书心得比起摘抄、画写、读书提要那三种读书笔记确实复杂一些,难度大一点。一本厚厚的书,一篇长长的文章,那么多内容,该从哪里写起呢?应当写些什么呢?你不要怕,只要读书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写,也一定能写好。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写清楚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使你受到教育。要让人看了觉得这确实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感想。如果不紧扣住所读的书或文章,空泛地议论,那就不是一篇读后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从何而发。但是,复述书本里文章中的内容,要注意简明,要引用能说明问题的
内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二是要写清楚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么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写出来。否则抄了大段大段的书,没有体会,或体会不多,那还怎么叫做读书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学常常把读后感写成两大段:第一殷是书上怎么写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几句简单的套话,我学到了什么精神,今后准备怎么做。这样写,内容就显得很单薄。一篇读后感一定要有分析。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写得好,使你受到启发。那你就该讲讲:好在哪儿,使你受到什么启发,或是在写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里,“妙”在哪里,把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体写出来,这篇读书心得的内容就丰富、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