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论语·述而第十一》:子路问政。曾皙坐在旁边,孔子告诉他:“柴火呀,不要挑选木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论语·述而第十一》: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曾皙侍坐,子告之曰:“柴也,无择木。”曰:“如何?”子曰:“焉用择?”曰:“非成事而何?”曰:“九成宫之墙,不可从也。不如跃而待之。”曰:“岂不尔思?”曰:“奚思也。跃而今也。”
冉有曰:“夫子言易,进退可否,而凡取于人者违之。际东野,则简。抵杲则繁。与其维辕,其如也吾何以归之!”
公西华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路,曾司寄,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论语·述而第十一》:
子路问政。孔子说:“事情先处理好,再去忙碌。”子路请再补充。孔子说:“不要厌倦。”
曾皙坐在旁边,孔子告诉他:“柴火呀,不要挑选木材。”曾皙问:“为什么?”孔子说:“需要挑选吗?”曾皙问:“不选合适的材料,怎么办?”孔子说:“比如九成宫的墙,是不能勉强去修建的。不如跳起来等待好的机会。”曾皙问:“难道您不思考吗?”孔子说:“为什么要思考呢?跳起来就可以了。”
冉有说:“夫子说话简洁明了,进退是否可行,但凡对别人有所要求,他都违背。在东野采访时,他回答简单明了。到了杲地,他却反复琢磨。我和他相处,又该怎么办呢!”
公西华说:“《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难道没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公西华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那些过去了解的人,通过你去认识未来。”